1)第229章 疯狂的夏天_肌肉大导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2001年的夏天,注定是让很多国人留下难以忘记的回忆。

  号,中美拳王争霸赛,虽然是商业噱头比赛,但董熹爆冷击败泰森,成为了国际体坛年度新闻之一。

  同时《愤怒的公牛》在北美地区狂卷7100万美元的票房,董熹荣膺成为国内单片票房最高的导演。

  同时也成为公认的国内导演领军人物,从青年导演领军到导演领军,别看只有一字之差,但为了摘掉这个字,董熹用了整整四年半。

  然后在等待了半个月后,《愤怒的公牛》终于在国内确定上映档期。

  此时国内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000万,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总数。

  而《愤怒的公牛》详细剧情其实已经在网上被曝光,这还要感谢留美学生的无私贡献。

  做为提前看过电影的人,他们乐于分享影片的一切。

  茄子点评网上,电影的口碑还不错,虽然没有开通评分系统,但是网友的热情不减。

  “电影感觉非常真实,好看!”

  “加州的阳光很炙热,却配不上董大郎的胸大肌。”

  “曾丽存在感好弱,有些失望。”

  “演反派的那个演员叫啥?”

  这群在美国提前看过电影的留学生,留下炫耀味道十足的话。

  让国内的观众气的牙痒痒,只能盼星星、盼月亮、盼盗版……

  可惜,这年头在美国上映只要不发行DVD,那么盗版商短时间内也没办法。

  所以大家就只能等待,6月6号《愤怒的公牛》终于开始全国大规模公映。

  没抢到拷贝的影院,只能放一些经典老片,票价也就3块、5块。

  全指望着卖些零食、饮料混混日子,指望着大城市放完后,再吃点残羹剩饭。

  虽然《愤怒的公牛》拷贝卖出了500多个,但是国内三线以上的城市就超过100多个。

  看似每个城市能分到不少,但问题是城市里的电影院可不止一间。

  就拿此时的京城来讲,虽然只有两条院线,多厅影院还不到十家,银幕也不过50块左右。

  但就这50块银幕就需要至少30+的拷贝数,毕竟京城是个大票仓。

  跑片员的自行车脚蹬子都要蹬出火星了。

  往往京城一地的票房,能够占据影片总票房的18%以上,甚至有些影片就专攻北方市场,靠的就是京城的体量。

  比如说原本定档10号的《谁说我不在乎》,就是完全放弃了南方市场,单靠北方市场来回血。

  还别出心裁的模仿《一声叹息》,招标拍卖影片首映权。

  最终由首都、大华影院分别以万元和25万元的竞价、央视三维世纪院线影院中的花市影院以万元的竞价一举中标,夺得影片《谁说我不在乎》的超前上映权。

  有没有既视感?

  这就是超前点播的爸爸,资本只是换了一个名字,继续收割韭菜。

  值得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b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