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2章 衙门论事_大明:我从现代运物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《大明律》规定:衙门官吏要住在官府公廨,不许杂处民间。凡有司官吏,不住公廨内官房,而住街市民房者,杖八十。

  薛秀才还解释说,此法是朝廷为防止内外、通同作弊制定。

  而现在,官吏住在官府公廨更是一种待遇,一种象征。

  薛秀才担心道:“家丁杂役无事,但要求吏员家眷杂居,恐会违制。”

  赵知来不清楚吏员的标准,哪些人必须住在官府公廨,哪些人又不必如此,只要找到标准,就划出人数,另行安排就是。

  如果没有标准,万一排错位置,惹来麻烦就不好。

  赵知来不想做事伴着风险,他要在开始阶段就将隐患消除。

  “秀才,你可否统计出入住官府公廨的吏员名单?”

  “老爷,我……”

  薛秀才看见刚才那位吏胥打眼色。

  他就停下话头,向其问道:“章典吏可有何事,老爷在此,尽管放心说出来。”

  随后,又向赵知来介绍对方身份,章典吏是户房典吏,读书人出身,薛秀才见其才干不凡,故提拔上来。

  州县户房吏胥一般是司吏、典吏和书手。

  除了上述三级体系,还有贴写和帮役等。

  听见薛秀才的话,章典吏也躬身问好:“老爷,学生就是章行志。”

  赵知来的态度甚至亲热。

  “章典吏不必拘束,你有何事告知本官?”

  “老爷,学生确实是……”章典吏迟疑几秒。

  薛秀才催促道:“别支支吾吾了,老爷正等着呢,有事就快快道来。”

  章典吏连忙说道:“老爷,就是官府公廨一事。”

  “哦?”赵知来有些兴趣,“公廨有什么问题?”

  “老爷……”

  章典吏介绍,衙门都会在六房吏办公地点周围构建六房吏及其家属的住宅。

  但也会存在特殊情况:“老爷,如果州县衙门无力修筑足够吏舍时,也会变通允许吏员在外居住。”

  赵知来追问道:“可有何依据?”

  薛秀才适时开口帮腔:“老爷,章典吏对大明律法信手拈来,可信之。”

  那一边,章典吏进门拿了文书出来,将上面的内容给他过目,赵知来很满意章典吏的执行力。

  “不错,既然有了依据,就统一安排街坊,无须住在州衙。”

  薛秀才玩笑似的拍马屁。

  “老爷圣明,官府公廨损毁严重,但老爷不忍百姓受苦,需全力赈济,只好放弃修缮衙门……”

  赵知来无奈地笑道:“行了,行了,就你说话好听。”

  随着一阵插科打诨,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。

  赵知来就让其余人等继续处理公事,他带着薛秀才到衙门各处视察。

  “秀才,你认为章典吏如何,可否值得重用?”

  “老爷,章典吏才华不用说,有他帮忙,给学生省下不少精力。”

  “那好,现在哪房司吏空缺?”

  “老爷,其余五房都有空缺,学生以为,可将他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b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