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19章 拍电影_我的精神病明星女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厂房那段已经初剪完了。”

  后期剪辑团队的负责人来找徐睿。

  徐睿停下手里的工作,把文档保存。伸了个懒腰,从椅子上慢慢悠悠地站起来,还背手敲了敲自己的腰。

  这些天,又是码字,又是交公粮,可把他累坏了。

  虽然过程很快乐,但贤者时间里,那叫一个空虚与疲惫。

  “去看看。”

  徐睿跟着负责人一起,准备看看他们的成果。

  电影拍摄,基本按照场景来分。一个布景,采取多少演员,要拍多少剧情,都是规划好的。一般而言,拍摄进度跟着布景走。

  当然也有少数,拍摄进度跟着演员走。

  有些演员太大牌,行程太忙,偶尔会出现这么个迁就的情况。

  但在徐睿这边,除了高千凝,一切都按计划来。

  ……

  徐睿一路来到影视制作中心的剪辑办公室。这办公室很大,里边容纳了至少十几人的团队。

  这一会儿,后期制作人员正在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。

  备选的剪辑方案很多种,经过开会讨论后,会敲定最佳方案。

  待合格、满意的样片出来后,团队才会集中精力对其进行后期处理。

  侯城在非洲浪的剧情已经处理完,就等后面的片段补充进来了。

  这一次新完工的剧情片段,正是前段时间高千凝拍的那一段。

  “就是这了。”

  负责人指向一台电脑。

  电脑前,一个剪辑师正着手对画面进行处理——加点滤镜、做点色彩修正,亦或是简单粗暴地进行p图。

  拍摄完不成的骚操作,在这里,靠着各种“仙术”都能做到七七八八。

  众所周知,视频是不能p的。

  所以电影全靠拍摄。

 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看法。

  好的后期制作,重要性仅次于片场拍摄。因为后者是素材来源,前者是加工。

  就像是做鸭。

  先有鸭子,才能有后续的烹饪。

  光有鸭子是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。

  好看的卖相、美味的口感,还有实惠的价格,才是顾客愿意为之而买单的原因。

  在电影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,星辰娱乐对电影的重视,从一开始的片场老大,逐步过渡到后期为王,再到现在的拍摄制作一体化。

  协同作战,才是王道!

  徐睿看着电脑里的画面,见这剪辑师熟练地操作着剪辑、特效软件,下意识地看了眼此人的发型。

  简单的寸头,头发留存度很高。

  此人手法如此精湛,居然还有如此发量。

  徐睿在心里啧啧称奇,此时负责人开了腔。

  “放‘厂房一号’看看。”

  每一段剧情,都会有一个起头的代号。以前都是数字、字母标识。到现在,大家伙思想活跃,越来越多奇妙的代号开始出现。

  比如“厂房”、“飙车”,还有最让人懵逼的“湿身诱惑”。

  这光看个名字,谁特么知道是侯城那段水中打戏啊。

  每每有人串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b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