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十一章 亲事_1644英雄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上午,二叔尤见田换了一身正装,带着尤顺,去了左家,尤振武在屋中看书,继续琢磨鸟铳,母亲为尤振武新作了一件锦衣,在他身上比了又比,家中婆子笑着说道,下月二十九就是纳征、下聘礼之日,到时少千户穿上这件锦衣、骑着高头大马到西安,一定能迷瞎西安人的眼。

  尤侯氏欣慰的笑,但想起出征的丈夫,又不禁担心的叹了一口气,

  尤振武静静看书,心中第一次想到自己那一个还未过门、也从未见过面的妻子。

  古人婚姻三书六礼,所谓三书,指的是聘书、礼书和迎书,“六礼”则是从求婚至完婚的六个过程。

  西安李家的小姐,年十七,比他小一岁,两人已经是经过了纳采(说媒)、问名(八字)、纳吉(文定),定下了名份,下来就是纳征(下聘礼)、请期(择日子)、大婚了,父亲出征前,念念叨叨最多的,就是这件事。

  对于李家小姐,尤振武一次也没有见过,只知道其叫文英,其父李赫然原本也是将门出身,做到了游击,但因为得罪了监军太监,一次小败就被投入大狱,后来在多方帮助下,才得已释放,从此心灰意冷,不再从军,转而经商。

  因为是榆林将门,和姜家左家王家都有交情,所以李赫然最初也是从榆林的边贸做起的。

  也是时运极好,加上李赫然善于经营,其妻族又多有帮扶,十几年的时间,竟然是成了西安的大商户。

  李家和尤家是世交,当年尤世威和李家老爷子,也就是李赫然的父亲在军中时一起为两个孙儿订下了娃娃亲,李赫然下狱时,尤家也是奔走不辍,多方营救,李赫然出狱后,两家关系依然好,但不想五年前,在一次边贸中,李赫然贩卖禁货,撞到了尤见龙的部下手中,原本,如果尤见田能出面干预,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但尤见龙却坚不肯出面,以致于尤见田赔了一笔大银子,上下贿赂,方才了事。

  事后,李赫然对尤家怨气颇深,从那时起,两家关系就渐渐疏远,

  但尤世威可没有忘记这一门的亲事,三年前,尤振武年满十五岁之后,他就派人去西安李家提亲。

  李赫然虽然心中不悦,但却也没有背诺,点头承认这门亲事,只是其妻新丧,女儿得守孝三年,所以婚事一直拖到了今年。

  李文英。

  这是尤振武对未来妻子的唯一了解。

  虽然想到了妻子,但只是在脑海里面一闪而过。

  对尤振武来说,他现在一点都顾不上什么婚姻大事,火烧眉毛的榆林之危,才是他现在竭力要化解的当务之急。

  ……

  快中午时,二叔尤见田回来了,向尤世威禀报左府之行的详细。

  尤振武不在现场,不能知道,但事后听三爷爷说,左光先十分谦逊、十分之客气,从头到尾都是歉意,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b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