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三十三章:华夏黎明(上)宣传cg_虚拟造物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面貌没有太大变化,说明大约和中原是一个维度的存在。”

  “然后这个地区陶器的质量,比之前场景更加简陋,基本可以断定其原型应该就是海岱区的始祖后李文化。”

  “接下来2个地区的自然面貌和之前较为不同,并且还出现了独木舟,我估计是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了。”

  “第一个场景只有单纯的独木舟,第二个场景中大家注意这里,陶器中出现了一个白陶,综合以上信息我断定,第一个场景是太湖周边,第二个场景是洞庭湖周边。”

  “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目前是处于裴李岗时代,长江流域就只有这两个区域,有能够称得上和黄河对标的发达文明。”

  “然后呢大家注意到这个白陶,一般情况下其他地方都是灰陶、黑陶之类的,这个白陶是洞庭湖周遭灃阳一带文化的特产。”

  “最后镜头是转移到另一处,自然面貌和之前截然不同的地区,从面貌来看维度甚至比黄河都要更北,因为出现了大片大片特意展示出来的雪景。”

  “因此甚至不需要看之后的画面,这里的聚落文化已经呼之欲出了,那就是广泛分布于燕辽一带的兴隆洼文化。”

  “后边出现的场景也是验证了这一看法,一群先民聚集在一处祭坛上,祭坛上有石雕刻成的人像,这是从兴隆洼到红山这数千年来,燕辽区文化这边的独特文化习俗。”

  “在这5个场景展示结束之后,可以看到整体时间开始飞速变化,联系到这种变化后来还出现因此,所以我断定这次转场,是从裴李岗时代进入仰韶时代。”

  “裴李岗时代呢是东亚从流动走向定居的开始,大致从公元前5千年持续至公元前3千年的裴李岗时代,则是社会不平等诞生的开始。”

  “其实裴李岗时代那些文化的断定,我除了兴隆洼和皂市下层,一个有人雕一个有白陶特征比较明显以外,其他我下定论心里都是比较打鼓的。”

  “因为这个时代你主要是通过陶器的面貌风格,来判断该聚落的文化属性,但视频中吧没给特写比较难断定。”

  “但是等进入仰韶时代之后就好看的多了,第一个出现的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是哪个遗址,仰韶早期半坡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姜寨遗址。”

  “因为这个姜寨遗址啊是真的漂亮以及经典,5个家族建造了聚落的5个房屋区,每个房屋区有一个门朝广场的大型房屋,这个聚落形象太典型了。”

  “接下来呈现的只是聚落一角,但单是这个一角就已经足够判断,应该是仰韶晚期西王村文化的大地湾遗址。”

  “这个宫殿或者说大型公共房屋,便是大地湾遗址在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代表,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房址F901。”

  “大家可以看下我贴的这个资料,F901是大地湾遗址中最大的房屋,面积高达290平方米,拥有前殿、后室和东西两个厢房,全部建筑面积加起来超过300平方米。”

  “前殿宽16米进深8米面积130平方米,中心有直径超过2.5米的火塘,正门向南左右有侧门,东西有通往厢房的2扇门。”

  “殿内存在容量比递减的非日用陶器,可能是用于测量谷物所需,这体现出某种尺同量的早期证据。”

  “房址正前方还曾有很大的门廊,不过很可惜挖掘时只剩下柱洞,门前有一片面积1千平方米的大型广场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b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